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地理161——植物土壤地理实习总结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17-12-09

  11月27日我们从学校出发来到了美丽的罗浮山,开启了5天的罗浮山实习之旅。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罗浮山海拔300米处进行实习。为了使我们的实习更加有效,老师让我们分批进行土壤实习和植物实习,即前三个学习小组先跟着方老师人植物采标本,后三个学习小组跟着徐老师观察土壤剖面采样土,随后对调。第一天的实习我们跟着方老师认识了许多植物学会了如何采典型的合适的标本;跟着徐老师认识到山脚处红土层的成因及其土壤剖面的特点。到了晚上,各个学习小组在方老师的指导下带着些许新奇相互配合学习压标本。

  28号早上,我们跟着老师一路向上来到了海拔700米处的鹰嘴岩。一路上,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认识到了更多的植物我们又采了许多合适的标本,观察到植被从季风性常绿阔叶林转变为山地常绿阔叶林;而土壤有机质层也变得更厚了。晚上我们又开始新的一轮压标本和换纸。

  29号这一天主要是自主学习,我们一步一脚印,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攀上了最高峰——海拔1296米的飞云顶。在这一路上,我们边走边寻找合适的标本,更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垂直地带性的奇妙,看那植物变得低矮了,分层也不像山脚处那般多了呢......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并且领略到不同土层的厚度随海拔的增加,有机质层越来越厚,心土层由山脚的红土逐渐过度到氧化铁高度水化的黄壤。到了晚上,我们在方老师的讲解下查标本的科属种,给它们带上属于它们的标签。

  到了第四天早上,虽然步伐有着些许疲惫,但我们还是全体登上了狮子峰,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下午的实习则是在难得的午休后开始的,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拉样方,拉样方的过程十分的有趣,各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最后一天,我们的旅程来到终点。这一天不用爬山,不用采摘标本,不用挖土,大家也是早早的起了床,开始准备考试。这是检验我们几天实习成果的测验,大家从科属种几个方面重新定义植物,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家对植物的认识从感性走向了理性。我们也渐渐发现了地理的美丽,就潜藏在我们身边的景物,小小的植物,颜色各异的土壤,藏着这个世界的全部奥秘。这不是简单的测试,更是促进我们认识世界,发现世界。

  回顾这几天的旅程,我们征服高山,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锻炼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地理161班终于在这一时刻成为真正同甘苦共患难的集体。希望时光荏苒,我们且行且珍惜。

  虽然短短的五天实习已经结束了,但我们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息。由衷的佩服方老师对植物的热爱,感谢小伙伴一路上的相互扶持,感谢老师们的指导和一路上的鼓励。

  最后的离开不是终结,是新的开始。我们在漫漫求知路上,在探索地理的道路上,才刚刚开始。地理人不怕山高路远,不怕道阻且长,地理人永不服输。

供稿:地理161

审稿:陈斌

校编:吕瑶

时间:Dec 9, 2017 9:17:00 AM